對不起,公司不需要這種“高情商”員工
前兩天刷文的時候,看到有人發了這么一句話:
“如果你覺得情商很重要,那是因為你能力太差。”
話雖極端,但和目前國內職場上過分強調“情商”一詞相比,反倒有些清流的感覺。
隨著近幾年各種說話類綜藝節目的流行,“高情商”、“會說話”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。仿佛只要會說話了,就能在職場上平步青云,扶搖直上。
對此,我是堅決反對的。
一味只強調情商,在職場上肯定走不長遠,最后還容易變成“投機倒把”,“拉幫結派”,“做事沒有原則”。今天的文章,我就來聊聊對此的看法。
下面進入正文。
1、職場上取勝靠的不是情緒,而是行動
工作中大多數問題的解決,靠的不是情商,而是智商。
說話好聽,讓人舒服,考慮對方的感受,確實很重要,但光有這些遠遠不夠。尤其在職場上,光有情商的人永遠做不了核心人物,智商+情商才能所向披靡。
如果只能取其一,寧可先提升自己的智商,也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,再去研究如何好好說話。
這個順序千萬不要搞反。
一天到晚去琢磨如何說話讓領導開心,讓同事舒服,很容易變成浮于表面的“情商”。最后演變成搞人際關系,為了取悅他人而變得沒有原則和道理。
這是非常誤事的。
舉個例子。
我工作中遇過的客戶,所謂“情商高”的人說話都喜歡打圓場。比如有一次開會,我向對方展示自己修改的方案,說:
“基于上次的反饋,我們做了相應的修改,不知道這樣可不可以。。。”
這時“情商高”的客戶會怎么說呢?首先他會把你表揚一番,讓你聽了心里舒服:
“嗯,這個做法很好,你們確實理解了我們的需求和問題。PPT的格式和排版也做得很漂亮。。。”
有經驗的同學,都知道這些夸獎后面一定會接一個“但是”:
“但是,你們寫的還是不夠清楚,流程中有很多細節比較模糊。還有上次說的和XX的合作也可以提。。。。。。不知道你們能不能再微調一下?”
怎么樣,是不是禮貌溫馨充滿了善意?
可這是有問題的。因為這樣的說法,會給人造成誤解,以為回去真的只用“微調”就好了。
但實際情況是,這份方案需要全部推翻重寫。
后來還是一個經驗老到的同事察覺出了問題,拉著大家回去通宵兩天把方案重整了一遍。
善意溫馨的話語,讓人聽起來舒服,但同時也會讓人麻痹,從而低估了事情的嚴重性,最終引發劇烈的后果。
比起這樣,我寧愿客戶跟我說:
“這寫的什么破玩意兒,有沒有用腦子!?細節依舊不清不楚,讓你們分步驟寫也沒寫,上次說的和XX的合作也沒放進去。你有沒有記會議紀要?后天我們就要和大老板過方案了,把你這東西交出去我臉往哪里擱?”
話雖不好聽,但犀利的言辭反而會讓人引起重視。
并且如果你剝離開情緒化的語言,這里面其實是有解決問題的干貨的,比如“分步驟寫”,“記會議紀要”等等。
千萬不要讓“情商”成為掩蓋問題本質的遮羞布。職場上最后只會看你能不能解決問題,而不是你會不會說話。
所以該嚴重的時候嚴重說,該不留情面的時候別溫柔。不要一味為了考慮對方的感受,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。
職場溝通不是和知心姐姐談心聊天,而是推進工作進程。這靠的不是情緒,而是行動。
有策略,有方法,有計劃,有結果的行動。
2、過分強調情商,會降低你的工作效率。
很多公眾號教人提高情商,都提到說話要婉轉,思慮再三。總之,翻來覆去琢磨一陣再想怎么開口,才是正確的表現。
可惜,現實職場并不是這樣。
我工作這么多年,遇到厲害的人,全都是快人快語,不留情面的。上到CEO、CMO,下到知名公司的大部門總監,如果用世俗的這套“情商”標準去衡量,他們每一個人大概都會被扣上“情商低”的帽子。
我曾遇過一家知名快消企業的CMO讓人印象深刻。
他聽廣告公司的提案從來不會全部聽完。因為一旦看到PPT里不合理的內容,他就會粗暴地打斷你,然后噼里啪啦甩過來一堆問題質問你。
不留情面,直戳要害,讓人無所遁形。那真的就是“質問”:
“你憑什么這么說?”
“你的這個結論依據哪兒來的?”
“胡說八道,你知道XX(競品公司)每年的投放預算是多少嗎?不知道就瞎編?”
后來有個說法一直在他們公司流傳:
如果有人能在CMO面前把PPT講到第五頁,那就是相當厲害了。
怎么樣?這種人的情商不能說高吧。但奇怪的是,職場上走到最高點的往往就是這群人。他們沒那么顧及別人的感受,反而堅定自己的想法毫不妥協,如同偏執狂一樣讓身邊的人抓狂。
比如蘋果的喬布斯,工作時就是個暴君。
他會因為下屬沒有做出自己想要的產品而在辦公室里大發雷霆;一旦員工犯錯,他會喋喋不休痛斥個沒完,絲毫不留情面;當看到不行的產品,他會直接蹦出來一句:
"This is bullshit!"(這就是一坨屎)
華為的任正非,出了名的脾氣大。
他在評價下面一個財務總監有進步的時候說:“你最近進步很大,從很差進步到了比較差!”
還有特斯拉的CEO埃隆馬斯克:
美國《彭博商業周刊》的記者曾這樣評價他:“馬斯克是個連上帝都不愿意等待的人。他有著自己的追求和精神領空,在他的世界中,所有人必須無條件配合他,拖慢節奏的都是他前進路上的障礙物,必除之而后快。”
你覺得像他們這樣的聰明人,會不知道情商的好處嗎?
當然不是。
之所以這么做,是因為他們知道,與其花時間在揣摩如何說話讓對方覺得好聽上,還不如花在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上,花在分析問題、解決問題和規避問題上。只有這樣,才是對工作負責。
哪怕很多時候需要扮演壞人,但這也是值得的。
日劇《Legal High》里有一集讓我印象深刻。年近花甲的天才漫畫家,因為對下屬過分苛刻,說話太傷人導致員工承受不了壓力,從而被告上法庭。
結尾律師請他向下屬道歉,可他卻說:
“我最討厭優哉游哉長大的慢性子。比我有時間、有精力、感情豐富的人,為什么比我懶惰?”
殘酷的職場不是溫室中的花園。不能做實事,不能解決問題,不能給企業帶來實際價值收益,再會說話都無濟于事。
有這功夫,不如趕緊回去修正錯誤,改進工作,用結果啪啪啪打領導的臉。而不是整天琢磨怎么說話讓大家開心。
3、真正的高情商是綿里藏針
這個“針”不是傷人的意思,而是直戳要害。
職場上的溝通只有一個準則,那就是迅速讓對方了解你的目的。沒有目的的溝通,講得再好聽都是浪費時間。
如何做到呢?3個小建議,分別來說:
1)明確核心目的
任何溝通都要圍繞一個核心目的來講,它們大致可以分為4類:
說服:讓對方接受你的說法,或者相信你的觀點;
推進:驅使大家共同把事情向前做一步,而不是原地踏步;
改變:否定過去的做法,或者建立新的方法;
協商:討論尚不明晰的議題,得出一致明確的結論;
在溝通之前,想明白你要pick 哪個核心目的關鍵詞。然后根據關鍵詞,來構建你的溝通話術,讓它形成條理和邏輯。
2)找到充足論據
一旦找到了核心目的,那么接下來你需要考慮如何用充足豐富的內容,來讓你的話聽起來有道理,這樣才能讓人信服。
比如此時你的核心目的是“說服”,那么通過一系列反向關聯問題,來構建你的思考和溝通話術。
什么是反向關聯問題呢?
就是與核心目的反著來的問題。比如你想說服對方,那就想想為什么現在說服不了對方,從而開啟一系列子問題(如下圖):
看不清的朋友,我用文字再寫一遍。可以想到的反向關聯問題有:
1、對方為什么不相信我的觀點?
2、對方心里是怎么想的?
3、他的想法有哪些漏洞?
由這些問題,可以歸納出一系列論據來支持你的觀點:
比如從“對方心里是怎么想的”這個問題,可以推斷出對方的立場,再結合你自己的立場,找到核心矛盾所在;
再比如從“對方的想法有哪些漏洞”這個問題,可以找到擊破矛盾的關鍵所在,從而增強你的說服力。
這樣一步步推導下來,就能構建出一個“說服提綱”。這可比費勁心思琢磨怎么說話好聽要高效得多。
3)挑選適當措辭
上面兩點說的是“針”。最后這條說的是“綿”。
這時你才真正要去考慮如何讓對方聽了自己的話感到舒服,不會皺眉頭。
第一,把措辭中的“我”替換成“你”。
比如,“我”想要,“我”覺得,“我”認為,替換成“你”可以,“你”也許,“你”試試。
減少自我主張式的表達,嘗試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這么做的好處,從而婉轉達到目的。
電影《教父》里有一句經典臺詞:
當你要說“No”的時候,請讓它聽起來像“Yes”一樣好聽。
開口前,想象一下對方聽了你的話會有什么反應。這是最簡單的將心比心。
第二,不到萬不得已,避免使用命令式語句。
比如,“聽我的,這個事情必須這么做。”
“聽我的”和“必須”就是命令式語氣,這幾個字說出來具有較強的攻擊性。如果你是在和同事講話,盡量把命令式改為建議式。例如:“我們不妨這么去做。”
命令式語氣只有在最關鍵的時刻才能發揮作用,例如最后一次機會,或者千鈞一發之際。
另外,不要做老好人。該嚴厲的時候嚴厲,該和善的時候和善,這些日常的溝通習慣最后都會變成你做人的原則。
以上才是正確高效的溝通方法。這絕不是單靠情商就能解決的問題,一定是情商+智商。